2011年4月26日星期二

熊眼看戲 - 誰家灶頭無煙火: 有過去的人 (第21-22集)

舊日的傷痕, 即使看似隨時日而結了疤, 但, 只要根源未除, 在意想不到的時刻, 陰影襲人而來, 那藥引, 可能只是一個畫面, 一個動作, 甚至只是一句普通不過的說話, 言者無心, 卻引發那深藏在記憶深處的夢魘, 不論平日多堅強樂天豁達, 也無法輕易平伏下來, 不論男女, 誰, 沒有過去, 沒有往事? 舊日的傷痕, 總是在不經意間令你再一次意識到它的存在.

有過去的人, 除了菁菁, 還有國楝.

看著這兩集, 菁菁在公司與餐廳中的演出到位, 令我彷彿看到了一個外柔內剛, 總是顧慮別人多於自己, 默默地獨自承受十年前的傷痛的她, 那個背負著舊日傷痛的小女子, 看得人心也跟著心酸起來, 也很想問, 為什麼當日春要如此對她, 一個已達婚嫁階段的女孩子, 何忍如此傷害她? 看到最後, 聽了春的回答, 看著那清脆的兩巴掌, 心下大叫, 打得好! 那巴掌, 既將過去的憤怒與委屈放下, 也將昨日的恩怨情仇一並放下, 從此, 春這個人, 不會再是菁菁的惡夢, 終於, 可以自那十年的傷痛中走出來.

菁菁的部份看得明明白白, 反而鍾國楝的部份, 看著, 心下產生了疑惑, 為的, 是他對"是非流言"的態度. 上次在"其實我介意"中, 對與玫瑰的流言可以一笑置之的他, 今集卻就與菁菁的流言而明明白白的生出了不耐, 甚至對貝兒口出不屑之情, 即使心知她說的是實情, 也沒有搬弄是非或四處宣揚所看到的一幕 (貝兒只對鍾太一人提起), 卻忍不住的對她發放了怒意, 更拒絕對話, 明白的發出多說無益, 已然定案的態度. 到底鍾國楝氣的是什麼? 是貝兒的多事? 是鍾太的口不擇言自圓故事? 還是自己的遷怒?

由過去的集數之中, 看到的鍾國楝, 對人情世事, 表面上是雲淡風輕, 內裡卻是情無限, 將關注與關心收在不經意的小動作之下, 極重視個人的隱私, 卻也很懂得娛己娛人, 與人相處的分寸. 會令鍾國楝如此有"火", 有人味的, 是什麼? 是因為菁菁是故人, 還是因為這件事, 對他, 也是一不敢面對的傷口? 對菁菁的探問, 是關心, 也是出於, 心中未解的謎與結?

不知為何, 這兩集的重點, 本應放在菁菁身上, 但我更在意的, 卻是鍾國楝的, 內心世界...

p.s. queenie在這兩集之中的表現很好, 很能表現那份傷心壓抑的味道, 看著叫人心痛, 可以看得出她很努力地去理解角色呢, 加油~
p.s.s. 看著鍾國楝, 不知為何, 總令我想起某個有緣認識卻無緣見面的人, 笑~

2011年4月25日星期一

熊眼看人間 - 謠言和刻板印象

在網上四處逛逛時, 無意中看到這一則來自TVBS很有意思的新聞:

17歲少女假懷孕 考驗人性黑暗面
記者:馬杰堯 外電 報導

美國華勝頓州一名高三少女,為了完成畢業專題,選擇讓自己假裝未婚懷孕,每天戴著假肚子上學,記錄下學校師生對她的批評,這位高中女生希望透過這項實驗,呈現出謠言和刻板印象的殺傷力,最後她選擇在學校朝會上公布真相,果然讓全校師生譁然。

學校同學:「她不知道她毀了自己的人生嗎?」

17歲少女未婚懷孕,同學間耳語不斷。學校同學:「這一定會發生的,我就知道她會懷孕。」

外界投注的眼神不再友善,開始在她背後議論紛紛。清楚瞭解謠言和刻板印象的殺傷力,美國華盛頓州這名高三女學生蓋比,選擇具有挑戰性的假懷孕實驗,做為她的畢業專題。蓋比:「我開始穿著寬鬆的衣服,尺寸偏大的運動衫。」

蓋比每天上學都會戴上自製的假肚子,讓全校師生相信自己真的懷孕。蓋比所就讀的學校,有85%的學生是西班牙裔,根據統計,拉丁裔學生未婚懷孕的比例偏高,她希望透過這個實驗,呈現出一般人的刻板印象。

只有蓋比的媽媽、男朋友,還有幾位知心好友才知道事情真相,不知情的外人聽到,則是搖頭嘆息。蓋比:「當男朋友的父母發現我懷孕時,他們非常失望,不斷重複說,你的生活會過得非常辛苦,更不容易升大學。」

蓋比默默承受這些批評,並且一一記錄下來,最後選擇在學校朝會上,給全校師生一枚震撼彈。學校師生:「她開始拿下她的假肚子,全場靜默無聲,然後一名女學生大喊,這是怎麼回事,我真的非常震驚。」

實驗結束,蓋比不僅獲得她所需要的研究資料,也得到全校師生一致的認同,最重要的,是她見識到環境的影響力。蓋比:「我學習到一個人所處的環境,將會影響你的人生決定。」
(http://www.tvbs.com.tw/news/news_list.asp?no=chen198720110424171134)
(http://abcnews.go.com/US/wireStory?id=13440374&page=1)

初看之時, 心中不覺為這女生的膽色與見識而喝采! 想著如此的女生, 可以承受外間不同的流言攻擊仍堅持下去, 將來必然會是厲害人物吧~

看著這宗新聞, 再想起曾聽聞過的, 曾發生過的總總, 不覺搖頭失笑...

人, 無論有著什麼樣的性格, 教育背景, 不論智慧的高低, 不管與對方的關係為何, 對別人 (不管認識的長短, 或是深淺), 要說對別人沒有刻板的固有印象, 也許, 太難, 而我們的"抗謠言"能力, 也許更是比自己所想像的為差, 因為我們會被所身處的社會群體所影響, 而當一些印象/想法成了型, 要改變看法一點也不容易. 就像新聞中的女生, 她身邊的人都"相信"她未婚懷孕, 無論是不是認識她的, 都在散佈她"懷孕了"的"訊息", 更對此批評一番, 但其實, 他們什麼也不知道, 他們有沒有去求證? 從新聞之中不知道, 但他們信以為真後的反應與評論, 卻是已然記錄在案.

我們沒有人會喜歡聽到別人對自己的謠言或是固有而不真實的刻板印象, 也許會說, 受夠了, 不要再在我面前出現吧, 可是, 這些東西, 只要有人的地方, 就會出現, 也許來自陌生人, 也許來自朋友, 家人, 無處不在.

謠言處處, 這, 就是真實的世界.

說到謠言, 想到一套已經播到第3季的美劇Lie to Me, 探討的也是人性, 謊言與真相, 想看呢~
http://jcshie.pixnet.net/blog/post/23159120

p.s. 最近看到另一套探討類似題材的電影《Easy A》, 說的, 除了是謠言, 更有朋輩影響, 自我價值定位的topic, 很不錯~ 想寫些什麼, 但, 還是先專心在面前的事上吧

2011年4月19日星期二

熊眼看戲 - 誰家灶頭無煙火: 全家福 (第19-20集)


人, 也許是天性使然, 即使多享受獨處, 即或擁有許多, 甚至是粗線條的人, 雖然沒有說出口, 但心底裡都總會希望, 在某人/團體之中, 自己是被珍視, 被看重, 被放在心上, 在一個群體之中擁有那份sense of belonging, 沒有人希望自己是可有可無, 沒有人希望, 自己被遺忘. 但, 許多時, 人也真的是"沒心肝"的, 特別是對著愛我們的人, 那份忽略, 更甚. 像今集瑪莉姨所經驗到的, 那份自己在這個自以為是一份子的群體之中, 卻原來根本沒有被當成是一份子的失落, 付出了的心力沒有被appreciate, 不被在意的傷心, 或是如大哥鍾般, 渴望別人"心照識做", "心有靈犀"的明白己心, 不想渲之於口, 卻在別人沒有如自己所期待般的行動反應後, 感到被遺棄的感覺 (也許在中國人如此含蓄的社會, 這樣的情況會更明顯吧). 我想, 在我們成長之中, 或多或少的, 都總會曾試過相近似的感受, 或是, 無意中如此的傷了關心/愛我們的人的心而不自知. 從來最傷人的, 不是刻意的無視, 而是被在意的人無意識的忽略, 彷彿... 是透明的, 是不存在的.

你的人生之中, 如果要排優先次序的話, 自己, 家人, 朋友, 工作... 各種不同的選項, 又會如何排列? 什麼會是你的首位? 連續看完《全家福》上下兩集, 心中思潮起伏, 看著故事, 想著戲中人的心情, 想著故事之中, 出現了兩次的失約事件, 那樣的情況, 在我們日常生活之中, 是不是也似曾相識? 回想著, 自己, 也曾經以各式各樣的理由, 去打破別人的期待, 令別人失望嗎? 越近的人, 我們越看不清那份重要性, 對著至親的家人, 又會不會"沒心肝"的肆意揮霍家人的關心與付出?

你的家會拍全家合照的嗎? 小時候, 最怕的, 就是拍全家合照, 總覺得天天也見得到的家人, 實在不理解為什麼還要花錢花時間拍合照, 還要拿出來給別人觀賞. 看著今集的"全家福", 想起媽媽那總放在隨身錢包內的全家合照, 那微黃的合照, 雖不見得拍得漂亮, 但當中令人珍惜的, 是那當中所保存的, 一份福氣, 一份暖意, 一份愛.

P.S. 想起早前看到的, 有關FAMILY的意義: 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

2011年4月18日星期一

熊眼愛歌 - From A Distance (Bette Midler)

最近, 總是在聽著這首老歌, 深深被優美的歌詞, 當中的意境所吸引.
特別喜歡Bette Midler 的版本, 給人平衡心靈的力量.

世界太大, 想得到的很多, 可是生命太短, 時間太少...
還要浪費時間在爭吵, 仇恨, 猜疑, 傷害之中嗎?
還要沉淪在沮喪, 失落, 自虐, 自欺欺人之中嗎?
與其花時間去爭論, 惹起不必要的紛爭, 何不, 將心力放在關心身邊人身上?
To Love, To Live, Not to Fight~




From a Distance by Bette Midler

From a distance, the world looks blue and green
And the snow capped mountains white
From a distance, the ocean meets the stream
And the eagle takes to flight
From a distance, there is harmony, and it echoes through the land
It's the voice of hope, it's the voice of peace
It's the voice of every man

From a distance, we all have enough, and no one is in need
There are no guns, no bombs, no disease, no hungry mouths to feed
From a distance, we are instruments, marching in a common band
Playing songs of hope, playing songs of peace
They're the songs of every man

God is watching us, God is watching us
God is watching us, from a distance

From a distance, you look like my friend, even though we are at war
From a distance, I can't comprehend, what all this war is for
From a distance, there is harmony, and it echoes through the land
It's the hope of hopes, it's the love of loves
It's the heart of every man

And God is watching us, God is watching us
God is watching us, from a distance
Oh God is watching us, from a distance

2011年4月16日星期六

熊眼看戲 - 誰家灶頭無煙火: 父子 (第17集)

別人說, "無仇不成父子, 無冤不成夫妻", 明明在外與別人可以和平共處, 周到有禮, 人見人愛也好, 但回到家, 與家人會有爭執, 卻看來是無法避免的平常事. 這一集的"點火位", 在於大哥鍾與思翰父子在處事"原則"上的不同, 而產生了矛盾, 再因為"你對還是我錯"的問題而惡化. 國棟在這一集, 再次的成為了思翰父子的"救火天使", 心細如麈, 總是細心留意, 看到家人的心的國棟, 明白他們只是欠了一個下台階, 所以, 他以與大哥小時候的小事端, 轉移視線, 造就兩父子心平氣和地談的機會, 化解當中的"煙火". 他們的爭執, 說來, 並不存在誰對誰錯, 也不存在非堅持"氣"下去不可的理由, 只是, 在火氣之下, 大家也覺得自己沒有錯, 同樣固執的父子也就更不願意低頭了. 只是, 在家人面前, 在我們所愛的人面前, 也真的, 並不是每一次也非要找誰對才可, 原則重要, 但我想, 家人之間開心坦誠的和諧相處, 更為令我重視. 就如國棟說的, 有時候, 我們不一定事事也認真處之, 以幽默感去面對之 (大哥的沒有記性與自己故意記錯事件, 思翰的小時往事), 給大家多一點歡笑, 不是更好嗎?

原則與人情, 是不是一定會有衝突? 對與錯, 又是不是一定有絕對? 有時候很奇怪, 當事件是公事, 也許我們可以很清楚的找到自己應該堅持的是什麼, 對與錯的界線, 可以是很清楚的, 我們也可以用"文明"的方法去處理, 但, 當事件是與家人有關, 是家事時, 卻又未必可以不"意氣用事". 當中那堅持個人原則的分寸, 又是另一個不知要學多久的大學問. 最常的爭執, 很多時都起因於大家堅持著自己的"原則", 各不相讓. 看著最近時不時會看到的政府有關家庭核心價值, 預防家暴, 以"一家人, 愛多些"為主題的廣告, 想著一家人和諧共處, 除了坦誠相待, 以己心看待彼心, 由愛出發的互相體諒, 互相包容, 我想, 更要學習的, 即如何的在家人面前放下"個人", 以"家人"的身份出發.

一向被教育, 只要那是對的, 值得的事 (何為對或值得, 可能人人不同, 但至少會同我們所接受的教育, 所在的社會規範有關), 堅持個人原則是被鼓勵的, 但同樣地, 我也被教育, 處事要情理兼備, 要體諒別人的感受, 不可以太以自我為中心. 看著今集的思翰, 想起小時候與父母就著相似的事的"辯論" (那時候的火比較旺, 角也比較明顯, 而面對家人, 那個想要對方明白自己的心也更濃, 因而, 對家人不同意/誤解自己而產生的火氣, 也就更明顯, 小時候總是只想到自己的感受, 不明白為什麼對方就是不可以瞭解自己多一點, 也就更不懂收火了) 心中再度反思, 在堅持己見 (假設自己所堅持的是對的事)與就著人情世故而作出讓步的那個分寸, 要如何掌握? 如果就每一個人也應該有他自己的原則, 那麼在分歧之下, 又是不是只有你對我錯, 你錯我對? 與家人相處, 到底是"堅持原則"重要, 還是照顧家人感受, 維持"和諧"重要些? 這, 我想, 很視乎你對家人與個人的核心價值為何. 也許, 國棟在最後對思翰說的一番話, 可以作為參考的註腳.

"對住家人, 唔係下下企硬, 唔係你有道理就大駛", 看著思翰那無奈又不太明瞭的表情, 想起以前的自己, 也曾是如此的, 以自己的角度出發去堅持一些對的事, 不是說那堅持不對, 而是堅持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種, 堅持對的事時, 處理同一件事的手法, 也可以有千樣的方向, 得出來的效果, 可以相距很遠, 看著大哥鍾所說要懂人情世故, 也許他心中想對兒子說的是"堅持原則是必須的, 但是不是一定要以硬碰硬的方式去處理?" 思翰堅持自己是對的, 所以即使他並沒有必使用那車位不可的理由, 也直直的對大師兄表示不讓步, 因為, 道理在他的一方. 當大哥鐘對思翰說教, 指他不懂人情世故, 雖然大哥鐘並沒有指摘思翰的堅持不對, 也沒有說他的同事沒有錯, 但聽在思翰耳中, 特別是自己的家人, 那感覺, 卻是一點也不好受, 思翰的反應可以想像: 明明是我對, 為什麼你不幫我, 反而話我錯? 想想, 我們與家人(或是重要的人)就小事的爭執, 不就如此開始的嗎?

會生氣, 會爭吵, 許多時, 不在事件本身, 而在那事件中家人的想法, 令我們感到不被支持, 感到受傷害, 因為覺得對方不顧慮自己的感受. 但, 同樣地, 我們也懂得去顧慮對方的感受想法嗎? 當我們懂得放下太強的自己, 就會想去和解, 會退一步, 會忍讓, 會包容, 只因, 那是我們所愛與重視的人.

P.S. 看著現在的思翰, 令我想起以前的自己, 如果我也有一個像國棟這樣的長輩, 多好! 越來越喜歡鍾國棟這個角色了~

2011年4月15日星期五

熊眼看戲 - 誰家灶頭無煙火: 其實我介意 (第16集)

看著玫瑰, 貝兒與國棟, 感覺有趣微妙, 看得很開懷, 喜歡這一集之中三人流暢自然的演繹, 國棟與玫瑰, 玫瑰與貝兒的對手戲很吸引, 看來很有棋逢敵手的味道, 而且對白很有言外之音的味道, 令我對他們之後的發展, 有著說不盡的猜想.

國棟與玫瑰的"攻防戰"很好看, 很明顯的, 玫瑰心儀國棟是一個公開的秘密, 令兩人之間的"角力", 總是處於下風, 在我知你知又互不點破之下, 玫瑰總是找機會試探, 而國棟又會不動聲色的輕輕帶過, 每一次玫瑰想借意向前拉近與國棟的距離, 卻總是在國棟的"耍太極"之下苦無突破缺口的機會, 硬生生將心中的期待收回, 將關係微妙地保留在"上司"與"資深員工"之中. 而對玫瑰的心思瞭如指掌的國棟, 也就順理成章地繼續"什麼也不知道", 樂於保持上司與下屬的工作關係, 但, 看著兩人之間有點像貓與雀嬉戲的狀態, 不知怎的, 居然引發了我的惡劣因子, 本來, 我個人是比較喜歡國棟與貝兒之間的互動的, 特別是兩人在餐廳相談甚歡的畫面, 但同時地, 我卻又希望看看, 國棟與玫瑰之間會再引爆出什麼樣的火花, 又會走到去一個什麼樣的局面? 棠哥與馬蹄露的組合, 首次的, 令我有點期待看看他們可能的發展~

國棟, 貝兒與玫瑰, 不論在公在私, 好像總是有著那麼的一點"連繫", 令國棟無論去到哪, 都總是會遇上與她們有關的事, 而因著在"同居密友"中, 被貝兒看到國棟在玫瑰的房中睡覺, 令國棟在貝兒眼中, 除了是見過的人, 助手思翰的叔叔, 百寶點的老闆外, 多了一個標籤"同居人的男友", 就像我們平時對不太認識的人, 總是會在其身上加上令自己容易辨識的注腳, 每一次兩人遇上, 貝兒都會自動將國棟與玫瑰聯想在一起, 奇妙的, 這一次的誤會, 成了兩個都不是太熱絡的人的接觸點, 為之後可能出現的發展, 制造了空間契機. 現階段, 兩人連朋友也未算得上, 只能說不是陌生人, 但兩人再發展下去, 看來好像也是順理成章, 貝兒看來是國棟心中的"Dream girl"? 卻又想, 如果國棟喜歡上了與自己預期的完全不同的人(e.g. 玫瑰?)又會如何? 最後貝兒別有深意地看著玫瑰對她說: I don't mind, 玫瑰氣急敗壞地衝口而出: 你唔mind 我mind, 跳腳地希望貝兒去向別人澄清與國棟的關係, 想著, 他們的關係, 如果再發展下去的話, 即或非關情愛, 三人的關係互相平衡又旗鼓相當, 也將會是一個等邊三角形吧.

2011年4月12日星期二

熊眼看戲 - 觀眾緣

最近在看的電視劇, 本來整個故事可以是很有趣的, 對白也寫得很不錯, 生動鬼馬, 配合著輕鬆惹笑的情節, 應是可以令人看得開心又引發思考的好故事, 但由於主要角色未能發揮效果, 或是說, 因為觀眾未夠喜愛那角色, 因而, 令到整個劇的可觀性降低, 更引來各方的批評. 想著, 很多時, 一個故事能得到觀眾的喜愛, 當中的內容對白固然重要, 演員是否可以完整地演繹出故事角色的"靈魂"也有著重大的影響, 扣除一部份演技精湛, 可以將角色的精髓演活出來, 因角色而更顯亮眼的演員, 對仍在努力磨練演技的新人而言, 如果夠觀眾緣的話, 那麼即使是不慎演錯了, 也會得到比較大的包容, 演員是否有觀眾緣, 是否有那份吸引力/親和力令觀眾喜愛, 對整個故事的可觀性, 也有著決定性的因素.

角色的性格如果夠立體的話, 總會呈現出它的優點與缺點, 令人看到它的美好與惡劣的因子, 而非一面倒的惡或完美, 而如果觀眾對那角色有足夠喜愛的話, 在故事的留白處, 總會為他/她找到對惡事合理化的理由, 但如果觀眾不夠喜歡, 那麼, 即使角色的性格如何美好, 也會引來各式各樣的批評.

說實在的, 我本來對唐晶晶這角色並沒有太多的感覺, 暫時看來, 那樣的女生應會是一個比男生更帥氣硬朗, 爽朗, 率直, 卻又不失女性溫柔, 有自己的原則, 不容易妥協, 身邊喜歡這樣性格的人會很欣賞她, 不喜歡這種性格的也會對她看不順眼 (想來, 有點像偶像戲中的男生, 笑), 本來, 這樣的女生, 在最近有關遊戲機與高跟鞋的集數之中, 應是可以引起部份女生的共鳴的, 可惜, 出來的效果, 卻只強化了她"惡"的一面, 而無法帶出她在嘗試平衡由"follower"成為"leader"中的心理與處事手法的轉變, 而她與室友就玩遊戲機的互動, 只看到她的忿忿不平, 卻無法令人產生同理感, 也就不能令她的"偏見"加強說服力... 只能說, 除了因為演不到位, 也許亦因為, 她暫時未能令我喜歡她這個角色吧, 我可以想像到這樣的女生也有她可愛令人欣賞的一面, 但卻不能從畫面之中感受到.

也許, 需要的, 是多一點的時間與努力, 去令觀眾可以從她身上, 感受到角色的心, 也許, 需要的, 是建立個人特質, 重塑那份令觀眾喜愛的"觀眾緣", 亦也許, 更需要的, 是觀眾給予新人嘗試改善的tolerance.

p.s. 不知道會有誰看到這一篇一時的胡言亂語, 以上言論, 純粹是個人觀感, 如有不妥當的地方, 還請包涵. 雖然, 暫時而言演出未到位, 希望在之後可以到她改善進步吧.

2011年4月11日星期一

熊眼看戲 - 誰家灶頭無煙火: 好心無罪 (第12集)

看了誰家已經差不多2星期了, 一直心中也有一個疑問, 就是像大哥這樣的一個對人對已嚴厲的人, 他與森姨到底經歷了什麼, 像森姨這樣的傻大姐, 兩人是如何的走在一起? 一個對食物味道如此執著的人, 為什麼會喜歡回家吃太太不太美味的"家常飯"? 看完了這惹笑的一集, 看森姨如此祟拜自己的丈夫大哥鍾, 再看她與家人的互動, 心中開始有了多一點的想法, 發現如此可愛的森姨, 自有她吸引人接近的魅力.

你曾遇過這樣的人嗎? 你很明白對方的出發點是好的, 是想做好一樣東西的, 但遍遍卻用了一個旁人看來最不聰明的方法, 叫身邊的人看著, 也不知是要"好嬲定好笑", 因為很清楚對方是出於什麼樣的心情在做, 因而令人不忍心責怪, 也為了對方背後那份心意而窩心不而. 看完了今集, 覺得森姨, 也許就是如此的一個純粹而單純的小女子. 在她的世界之中, 好人比壞人多, 而自己有能力的話, 助人為快樂之本是最正確不過的事, 所以, 她會為了幫老婆婆而去"拿回"被"搶去的輪椅, 為了不想老婆婆被兒子責怪而給予$3,000來買新的, 為了鄰居的舉手之努而引發修理手錶的小誤會... 看的時候想著為什麼她沒有想多一些, 就如此輕易被騙, 但細想之下, 她如此願意相信別人, 在現今這世代, 很難能可貴呢.

而森姨令我欣賞的地方, 是她看家人對她的反應, 總是從好的一面出發, 留意到也許家人也沒有為意的, 對她的那份愛心. 被人指出自己被騙了, 做了"豬仔", 有的人會喋喋不休為自己"辯護", 有的人會覺得別人在取笑自己而感到受傷害, 但森姨的反應, 卻是認真的反省自己下一次可以如何改善, 知道這是家人關心自己的一種方式 -- 也許, 森姨是大志若愚呢~

事物有正反之分, 有時視乎我們站在那一個角度出發, 同樣的, 我們對人的觀感優劣, 也很視乎我們以什麼樣的心情去看待別人的行動, 你可以說森姨太不精明了, 這麼好騙, 令人丟面, 但另一方面, 也可以如晶晶所言, 為了她的正義感, 她的善良而為她感到驕傲. 當, 那是你所愛的家人, 你願意從欣賞的角度出發, 去理解那傻氣背後的真心真意嗎?

2011年4月10日星期日

熊眼看戲 - 誰家灶頭無煙火: 租屋記 (第9-11集)

早前終於一次過看了3集的租屋記, 想寫的東西有許多, 但一直拖延到現在才有機會將一部份寫出來, 雖然已經過了好一段日子 (後感的時效性也許也過了吧?!), 不過答應了會寫一個詳細一點的, 也就嘗試整理一下吧.

3集租屋記, 每一集獨立來看, 故事節奏明快流暢, 各演員之間的火花很有興味, 很能吸引觀者的眼光. (特別喜歡歐錦棠與岳華的數場對手戲. 其中租屋記二的吵鬧戲, 觀眾可以很明顯的看到2人"真吵"與"假吵"的交替但一點也不會突兀, 收放自如, 另外貝兒與玫瑰的吵架戲也很有火藥味, 最後兩人"識英雄重英雄"的冰釋前嫌, 也很好看). 獨立來看故事完整, 即使沒有看其餘的集數也不會感到不知故事在發展什麼, 很好看! 而連續地將3集串聯起來, 更精彩! 終於找回了想追劇的心情了. 吵架戲可說是看戲時經常會出現的戲碼之一, 無論是無理取鬧的或是言之有物的, (如果故事寫得到位, 更是一幕很能表現各角色性格與想法的亮點, 因為在真實的爭論之中, 言詞與動靜最容易看到一個人的真實想法, 無處隱藏), 要拍出趣味而不會令觀看者感到無聊煩悶, 我想要很花一點功夫與心思, 才能令這種也許在日常生活之中經常會看到/聽到的情節, 不會流於表面化的鬧哄哄而不知為何. 整個租屋記, 基本上就是以數場"你沒有錯, 我也沒有不對"的吵架爭執場面, 強化了各人的性格特質, 鋪陳了家庭, 工作, 日常生活中的"點火位"與"救火位", 又同時漸進地帶出了各人之間的關係變化, 有趣~

一開首的租屋記, 便由貝兒與思翰, 在做菜的原則上, 各有堅持, 由此, 點燃了租屋記的"戰線". 看著兩人就在處理調味料的份量上, 就應該以"適量"或是說明準確的份量而展開爭議, 心中第一個閃過的念頭, 也覺得思翰的說法不錯, 而貝兒用"適量"也是合理的, 會有爭論, 是因為兩人的前設與關注的重點本就不同. 對思翰來說, 要做出好味的東西必須要分量準確, 因為在他學習做甜品的經歷之中, 每一樣材料的分量都很嚴謹, 差之毫釐, 謬之千里, 簡單如糖與鹽的分量, 也會對一件甜品好吃與否, 起著決定性的影響, 多一點少一點, 出來的味道會很不同, 記得讀書時上家政課, 老師也說過類似的. 那麼, 是不是就應該有絕對的分量數據? 如果有下廚經驗的人, 都會告訴你, 即使在做同一樣的甜品/餸菜,所用的調味料分量也不會每一次也相同一樣. 我想, 對主要材料來說, 是的, 那份量是一種指標, 但是, 當中的細節處, 例如調味的份量, 煮的時間與火候, 就如貝兒所說, 會因應材料的差異而需要作出微調, 不會是一成不變的, 就像我們日常面對的大大小小的事件, 有一些東西我們必須堅持原則, 但在一些細微處, 卻按情況而作出調節的空間.

工作上的煙火, 本來, 應該只留在工作之中, 不料, 因著一部當中有著辛苦成果的電腦, 令工作上的煙火, 漫延至鍾氏兄妹, 再引發鍾家之中的隱形矛盾爆發 -- 後母情意結, 既怕太嚴令人以為自己克薄, 又怕太鬆被說故意寵壞, 幫女兒又不是, 幫兒子又不是的裡外不是人 -- 在前妻的兒子與現任的女兒之間的茶杯風波, 因著瑪莉的加入而演變成搬家風波. 作為父親的大哥鍾, 本是萬般不願剛由國外回來的兒子搬離家, 但在當刻的環境之下, 卻叫他沒有反對的理由, 只能表面開明的不反對, 心中卻五味雜陳. 幸好, 他有很了解他的弟弟國棟, 為他做了一場"大龍鳳", 以兄弟之間的舊日"恩怨"作藥引, 令思翰反思個人空間與和珍惜與家人相處的取捨, (他對國棟說的, 大意是"其實大家對你很好, 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 也許, 也是思翰對自己的提醒吧?!) 最後, 做出即使做"廳長"也不搬家的決定. 說實在的, 會想要搬離家人, 過自己的獨立生活, 擁有自己的個人空間, 我想, 是很多年青人都曾想過, 希望可以達成的事, 只是, 家中的父母, 總是希望可以多見自己的兒女, 希望他們可以多些留在自己的身邊, 只因明白, 時候不留人, 而可以見面相處的日子, 其實說不得準, 想起早前在網上看過的"親情計算題", 想想扣除了工作, 睡眠等等的時間, 我們可以陪伴父母的時間, 還有多少?

最後, 也是最搶眼的, 是玫瑰與貝兒的一段女人戰爭和由敵人變友人的一段 (令次玫瑰的造型很有型格, 令人眼前一亮呢!), 好真實, 國楝同家明最後的心聲, 一語中的呢~ 從暫時看了的劇情看來, 貝兒與玫瑰的taste真的很接近, 而兩人的性格, 也有許多相似之處, 兩人都是爽朗又快人快語, 巾幗不讓蘇眉的揚眉女子, 對事堅持己見據理力爭, 如此有個性的女子, 會在最後由互相討厭到互相欣賞是很正常的事, 只是, 兩人都是如此有主見的人, 不知一起生活之後會發生什麼樣的有趣事, 兩人又會如何的磨合? 又會有什麼樣的暗中角力? (兩人令我想起畢打的susan & helen, 很有棋逢敵手的感覺) 而夾在兩人中間的國棟, 又要如何消受美人恩? 只是胡亂地想著, 已經令人很開懷, 期待看之後他們3人的對手戲呢~

看完故事中各人的反應, 想來, 人與人的相處, 許多時, 因著各人的性格, 想法, 個人原則取態, 對別人的觀感等各式各樣的因素, 就事就人就處理手法而會產生分歧, 如果當中一牽涉入情緒, 爭論演變成吵架便在所難免, 而危險的, 便是將本來的"對事", 成了"對人", 或是"take it personal", 那便傷感情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切起端, 由一場爭論開始, 演變出或大或少的風波, 最後, 得以以和解結束, 令我思考, "爭議傷感情"與"爭議建立感情"的分野, 也許便在我們如何去看"爭議的出發點"是為了什麼, 也看我們如何去接納別人與己不同的角度, 不過份謙讓, 對的東西要堅持, 也不過份目中無人, 理解對方的角度, 接受有些時候, 雙方也沒有錯. 如果人人也可以如此的停一停想一想, 那麼便更容易心平氣和下來, 也就更能避免不必要的爭吵吧.

2011年4月5日星期二

熊眼看人間 - 彼思動畫展覽

一直相信創作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而每一個故事背後, 總會有著創作者想要與觀眾交流溝通的東西, 想要分享, 表達, 在觀看與拍攝之間, 形成思想交流的平台.  當中有深刻的信念, 在支撐著當中不為人道的每一個孤寂而消弭精神力量的無眠夜.

早前空檔時間, 去了看彼思動畫的創作展覽, 一直也很欣賞彼思的動畫創作, 喜歡他們的故事, 喜歡他們說故事的方式, 更佩服他們對創作的投與堅持, 令他們創作的卡通不只是動畫, 不只是卡通公仔, 而是有著"靈魂"與思考空間的, 可以令人感動的故事.







由於館內不可攝影, 所以只貼部份在館外的手稿圖:











有空的話大家也去看看吧, 不論是不是喜歡看卡通的, 從中我想總會有所受益的
http://www.heritagemuseum.gov.hk/chi/exhibitions/exhibition_details.aspx?exid=158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